在湖南怀化大山深处的坪溪小学,张辉的数学课总是飘着泥土味。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80后教师,每周会带着孩子们在校园后山的菜地里蹲上两节课。你以为这是劳动课?错了,这是如假包换的数学实践——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菜地施肥量,拿统计图表记录蔬菜生长数据。
“当初家长差点把我告到教育局。”张辉笑着回忆。2015年他刚推行“田间数学”时,村民觉得这个城里来的老师“不正经”。但三年后,当学生们包揽全县数学竞赛前三名时,整个乡镇都开始模仿他的教学法。
2020年疫情突发时,张辉发现班上37个学生里有21个家里没通网络。他带着教师团队,把课堂搬到了各村寨的手机信号塔下。每周二、四早晨,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:孩子们举着绑在竹竿上的手机,围着水泥基座上的老师记笔记。
教学方式 | 参与度 | 知识留存率 |
---|---|---|
传统网课 | 43% | 28% |
信号塔课堂 | 91% | 67% |
这个被孩子们戏称为“基站私塾”的创新,后来催生了覆盖全县的移动教学点。现在连县医院的CT室墙上,都留着他们当年画的等比数列示意图。
在张辉的办公室里,最显眼的是十几个玻璃罐——装着学生用数学公式优化的杂交辣椒品种。五年级的杨小雨去年用概率模型培育的“七星椒”,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特产,每斤比普通辣椒多卖2.3元。
“数学不该是试卷上的红叉叉,而是解决问题的瑞士军刀。”这是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。如今坪溪小学的毕业生,不仅能解方程,还会用几何原理给自家房屋做防震改造,用函数模型计算养殖场饲料配比。
去年校庆时,张辉收到份特殊礼物:首届毕业生制作的时光胶囊。打开泛黄的作业本,里面歪歪扭扭写着:“张老师,等我当上建筑设计师,要给您盖栋不用爬山的教学楼。”
现在这个学生在同济大学读研,而坪溪小学的新校区确实依山而建——不过这次是学生们用测绘知识亲自参与设计的。旋转走廊的每个转角都藏着数学谜题,天台菜园的灌溉系统布满函数曲线。
当被问到成功的秘诀,张辉指了指教室后墙的标语:“咱们不培养做题家,要培养‘解题人’。”这句话或许解释了,为什么这个偏远小学能走出省级机器人冠军,能让哈佛教授专门跑来听一节“竹竿测量课”。
参考文献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